河北农信概况
河北省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祥地。1923年,我国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河北省香河县诞生。新中国成立后,在党的领导下,农村信用社如雨后春笋,在燕赵大地普遍兴起,并先后经历了村集体、人民公社、农业银行、人民银行、银监等部门管理的体制变迁。
2003年,国务院在全国启动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。河北省作为全国第二批改革试点省份,于2004年全面启动。2005年3月22日,省政府印发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,决定组建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。6月29日,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(简称省联社)正式挂牌成立,行使对全省农信社(含农商银行、农合银行)的管理、指导、协调和服务职能。
省联社成立以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立足燕赵、服务城乡,深化改革、创新机制,强化管理、防控风险,在大力支持河北经济发展的同时,实现自身脱胎换骨式的变革,已发展成河北省内营业网点分布最广、员工数量最多、存贷款规模及资产总量最大、支农力度最强、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贡献度最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,是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、农村金融主力军和乡村振兴主办行。
截至2024年底,省联社机关有19个内设部门,下辖市级农信机构16家(其中:审计中心11家、市级农商银行4家、雄安农信发展改革管理部1家)、县级行社141家,共有营业网点4749个,从业人员47855人;全省农信系统资产总额2.95万亿元,各项存款余额2.56万亿元,各项贷款余额1.75万亿元,业务规模和资金实力均居全省银行业之首。